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三下乡”,请少些扰民花样多些实质内容

    信息发布者:sdqdlxhtd_dn0jj10wykc
    2019-06-10 22:53:44   转载

    点击浏览下一张

     

     

      “三下乡”(文化、科技、卫生下乡)活动,因内容丰富实用,形式新颖活泼,普遍受到农民朋友欢迎。
      但最近,一些“三下乡”活动却走了形、变了味:实质性的内容越来越少,走过场的花样却越来越多,让原本是服务基层农民的好活动,变成了骚扰他们的“花架子”。
      前段时间,笔者在一个地方组织的“文化下乡”活动现场看到,一位级别较高、造诣颇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,坐在台上跟当地群众讲中国京剧史和京剧表演技巧。坐在台下的听众,大多表情漠然。看来,对这些送上门的高雅艺术大餐,他们大多并不感兴趣。
      在一个村举办的“美术书法艺术培训”活动中,被邀请来的艺术家们,挥毫泼墨留下几幅墨宝后,就开始拿着作品和赶来的各级领导合影留念,一个半小时,活动就结束了。听村民讲,为这次活动,几天前村里就开始打扫卫生,准备纸墨,广场舞队也排练了节目,全村人就像过节一样,翘首期盼艺术家们来给他们送“真经”,但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。
      在一个艺术中心举办的“舞蹈艺术培训”活动也是如此,虽然老师水平很高,但培训的内容参与者基本不感兴趣,而且时间也很短,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      基层农民,即使文化水平不高,他们也明白,在这些看似热热闹闹的下乡活动中,他们只是必不可少的“摆设”和“道具”。
      大力开展文化、科技、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,为农民送来亟需的服务,不仅能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,也能让该活动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。但类似上面那些重形式、轻内容的下乡,不仅背离了“三下乡”活动的宗旨,也伤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心。
      这些下乡活动,之所以注重摆架子、走过场,关键是没有把基层群众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。他们想的,只是怎么把过场走漂亮,把“痕迹”留好,方便回去交差。这样劳民伤财的下乡活动,实在没有举办的必要。
      有关下乡活动举办单位,如果真想为基层群众服务,与其费心劳神去设计一些活动花样,不如在活动举办前到基层去,了解一些当地的实际情况,问一问当地的群众到底需要什么,然后有针对性地推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,并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;参与活动的艺术家、专家,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在基层住上一段时间,为农民多传些真经,多送些宝贵经验。这样的下乡活动,是不是更接地气,更受农民欢迎呢


    来源:农村大众报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